2021年内蒙古小麦直报成本调查分析
来源:
发布时间:2021-09-23 09:31

近期,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对全区7个旗县(区)63户小麦种植户的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开展了直报成本调查,汇总结果显示,2021年预计我区小麦亩产量和销售价格稳中有增,种植成本保持稳定,农民收益稳步增加。

    一、量价齐增

2021年我区小麦主产区生长期降水量充足,亩产量稳中有增,预计亩均产量404.1公斤,比上年增加7.45公斤,增幅1.88%;预计每50公斤出售价格为156.79元,同比增加2.31元,增幅1.5%;亩均产值1281.03元,同比增加3.4%。2021小麦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,小麦(三等)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3元,比2020年高1元,加之受国内玉米价格高位影响,预计新麦上市后价格将继续走强。我区今年的粮食生产“稳”字当头,粮食播种面积1.11亿亩,种植结构调整主打品种结构优化,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。今年小麦种植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优品质结构,发展强筋弱筋小麦,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。

二、总成本基本持平

2021年我区每亩小麦总成本1159.84元,比上年减少0.89元,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。

(一)物质与服务费用

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558.94元,同比增加45.75元,增幅8.91%。引起费用上涨主要因素是:种子费101.34元,同比涨幅2.2%;化肥费用199.06元,同比涨幅21.64%;农药费16.72元,同比涨幅22.49%;租赁作业费210.48元,同比涨幅2.08%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,为了弥补农民的种粮收益,中央财政安排了一次性补贴,下达给我区11.31亿元,保护农民的种粮收益。

(二)人工成本

每亩人工成本300.63元,同比减少39.18元,降幅11.53%;每亩用工数量2.71天,同比减少0.43天。随着机械作业范围扩大,用工数量有所下降;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农村务工返乡人员推迟进城务工,劳动力增加,使得雇工费用降低,雇工工价131.18元,同比下降11.66%;两因素影响人工成本同比下降。小麦种植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将近三成,是主要粮食作物中耗费人工最多的品种,也是造成我国小麦种植成本高于国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(三)土地成本

每亩土地成本300.27元,同比减少7.47元,降幅2.43%。由于小麦的比较收益一直处于劣势,我区用于种植小麦的土地成本基本保持稳定。

    三、 植利润显著增加

2021年我区小麦亩均净利润121.19元,比上年增加43.04元,增幅55.07%;每亩现金收益(即不考虑自己家庭用工折价和自营地折租金额核算)为684.33元,比上年增加12.92元,增幅1.92%,现金收益稳中略涨。

    四、政策建议

我区属一年一熟春麦种植区,也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产区,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40%以上,居全国春小麦产区之首。小麦也是我区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,由于小麦的比较收益低,在玉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,小麦播种面积持续收到挤压,导致我区口粮的对外依赖程度增加。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小麦的产量及品质,保障小麦的绝对播种面积,提出如下建议:

(一)加强小麦品种选育,调整优化小麦区域布局

结合今年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,小麦播种面积要继续保持稳定,进一步加强小麦的品种选育,积极发展优势产区小麦种植,提高产量,建设绿色、优质、高产示范区,提升小麦品质,通过发展强筋小麦优质优价,增加农民种植收益。

(二)适度推广规模化种植,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

近几年我区小麦订单式生产发展状大,订单模式既可以推动小麦主产区加工业发展,也可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,保障农民的种植收益及积极性。积极引导大型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基地,与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订单生产,形成规模化种植,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,有效降低种植成本,提升小麦竞争优势。

(三)打造绿色有机品牌,提升小麦生产效益

目前我区小麦产业中“河套面粉”、“恒丰面粉”等加工企业已形成品牌效益,利用我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,进一步发展优质、绿色、有机小麦,提高市场辨识度,打造内蒙古优质春小麦品牌,提升我区小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
(四)鼓励口粮生产,给予适度补贴

我区小麦播种面积在全国的占比虽比较低,但是我区重要的口粮作物,而且是国家中强筋优质小麦产区之一,我区具有小麦生产的区位和生态优势,但经济效益却远低于玉米等粮食作物。根据2020年的农产品调查数据,小麦种植每亩净利润低于玉米350多元,农民种植小麦的意愿逐年下降。为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,确保小麦的播种面积,建议对我区春小麦主产区进行适度补贴,让小麦种植收益与玉米相当,调动农民口粮生产的积极性,提高口粮自给率。